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海英:考核官员上网水平仅仅是第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8日14:06  法制日报 微博

  除了考核官员上网技能,还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来督促官员上网,激励官员直面网民,比如,把官员网络问政纳入政绩考核。同时,还应该把政府网站以及政府信息透明纳入考核中。如果网络让政府透明了,相信官员们对网络既不会生疏,也不会畏惧

  张海英

  6月26日下午,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考核在省信息中心举行。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书记、市长们按照要求,发邮件、看微博、上QQ、回复网友问题,进行视频对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在巡考时察看书记市长的“应试表现”,了解大家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6月27日《广州日报》)。

  在网络时代为官,如果连基本的上网技能都不过关,那么说明官员不仅与时代脱节了,而且也很难办好差事。尽管不少官员走进各大网站与网友“面对面”,聊民生谈施政,也有不少官员开通了个人微博,但这些并不等于所有的官员都能独立发邮件、看微博、上QQ、回复网友问题。还有个别官员玩微博玩出了笑话,微博直播违规行为。因此,考核官员上网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期待其他地方效仿广东做法。

  广东考核官员上网水平具有多重深意。比如,考核对象都是地级以上城市党政“一把手”,既让“一把手”掌握基本上网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便于直接与网民沟通,以扫除现实中的各种“路障”;比如,让“一把手”来引导下属官员上网关注民意,因为网络民意对政府而言更真实;再如,支持官员上网,以避免某些官员因“作秀”等非议离开网络——例如,曾请农民工吃饭的厅官就退出了微博。

  显然,考核官员上网水平的深意,各级官员能否领会还有待观察。众所周知,地级以上城市党政“一把手”不仅政务繁忙,影响上网时间,而且涉及网络方面的工作基本上都由秘书或相关部门来代劳。也就是说,即使上网水平考核过关了,官员们也不一定经常上网。从这个角度而言,考核官员上网水平仅仅是第一步,后面的“考核”显然更为重要也更有挑战性。

  比如说,官员究竟是亲自看微博还是听下面汇报,究竟是亲自回复网友还是下面代劳,这些问题很关键,考核起来也很难。如果官员习惯于听汇报,那么汇报上来的东西未必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打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同样,下面部门代表市长、书记回复网友,很可能是习惯性的官话、套话,未必是市长的真实意思。另外,这似乎也无法证明是市长本人回复网友。

  在笔者看来,关键是如何设计官员网络问政的第二步(即官员是否亲自上网)和第三步(即如何监督官员上网)。如果没有后面的考核,第一步考核的意义就打了折扣。因为,无论是广东方面还是民众,都希望官员保证一定的上网时间,并从网上真正吸收到“营养”,比如民意、民智。要想设计第二步和第三步,首先要调查清楚官员的上网时间以及对网络的真实态度。

  最近几年,尽管各级政府网站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以提升政府透明度,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法治蓝皮书》显示,在调研的26个省级政府中,仅9地政府透明度及格,及格率三成。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显示,81个市政府财政透明度仅7个及格。如果连政府网站以及政府信息透明都做不到,那么某些官员能否直面网络回答网民关切,值得怀疑。

  因此,除了考核官员上网技能,还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来督促官员上网,激励官员直面网民,比如,把官员网络问政纳入政绩考核;同时,还应该把政府网站以及政府信息透明纳入考核中。如果网络让政府透明了,相信官员们对网络既不会生疏,也不会畏惧。进而言之,无论是考核上网水平,还是监督官员上网,本质上都是让官员对网络、对民意有充分认识,让网络把政府和民众联在一起。

分享到: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更多关于 官员上网 网络问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